
理論學習、東方的次動態案例演示、心理現場督導、沙盤實踐練習,游戲7月6日-7月9日,教育杭州東方心理特約督導師——黃堅老師帶領杭州東方心理專職咨詢師團隊為海鹽縣教育系統的心理輔導老師們進行了為期四天的沙盤培訓。經過滿滿的碰撞四天學習,有的活動老師從對沙盤一無所知到學習了解了沙盤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有對沙盤有所了解和工作過的老師,也對沙盤的東方的次動態理念和分析師的位置、要求有了更進一步的心理理解。大家反映都在各個層面上獲益匪淺,沙盤有的游戲老師說,案例演示時,教育連去上廁都舍不得走開,理念有時的碰撞課延時到中午12點。

但這樣對沙盤濃厚的興趣、學習熱情的建立,還經歷了一個波折。在第一天的上午,黃老師講沙盤的工作原理和理念,分析師是與欲望工作;要帶有情感和身體感受的工作;分析師要讓來訪者自己決定他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兩個小時過去了,聽課的老師們有些按耐不住了。問題一個接一個:

黃老師仍不急不慢地說,教你們怎么做很簡單,但如果只會操作而不懂理念和為什么那樣做,就把沙盤學死了,也會害了來訪者。經過一個上午的學習,大家都安靜下來,逐漸被沙盤吸引,原來黃老師的課不是像他們教學生那樣的灌輸式,記一大堆筆記,學會基本步驟和方法。最顛覆他們思維的是,老師原來最擅長的評價、判斷成了做沙盤治療最大的障礙,要放下思維,意識,與無意識和感受連接。

這個轉變對習慣引導、教育的老師來說還是有些難度的。在這四天里,黃老師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的感受是什么?而老師們的感受最多的是分析、評價,把我覺得,我認為當成是感受。經過四天的訓練,老師們才一點點找到了自己的感受,找到了與自己的連接。并意識到,沙盤游戲不是讓學生聽老師講,不是滿足老師的引導,而是老師聽學生講,跟隨學生表達。
下午的督導和練習,結合學生的沙盤案例和實踐,老師們逐漸找到了感覺,只有真正坐到分析師和來訪者的位置上,才對理論的學習有了切身的體會。

可以說,這次的沙盤治療培訓是心理分析與教育理念的一次碰撞,也是老師們學會放下老師身份,讓來訪的學生主導,成為他們自己的一次教育理念建構過程。
四天的課很快過去了,老師們意猶未盡,又躍躍欲試,也希望沙盤能真正成為幫助孩子們主體建構和自我表達的很好的方式。
杭州東方心理分析研究所特約督導師、專家分析師、顧問

關注公眾號,了解和預約沙盤游戲分析、家庭咨詢、個人心理咨詢、團體成長小組、個人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