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病態個體的何改人格,那是變們內科醫生的工作。當人們在一種習慣發生障礙時,何改必須去找內科醫生,變們不管他目前在工作方面的何改能力有多差,人們都要去找他。變們假如我感覺自己的何改一只手臂麻木了,我拿不了刀叉了,變們或者我對我的何改孩子和妻子無法做出形象化的反應,而在身體檢查時,變們又沒有發現任何器官的何改損傷。在這種情況下,變們我會立即到我的何改一個朋友那里去,因為他是變們從事精神分析工作的,到了他那里,何改我會說:“盡管我告訴你我的情況很糟,但請你一定幫助我擺脫這一困境。”
而其實,對我們“正常人”而言,當我們對自己進行過檢查,并決定把自身一些不好的遺留物拋棄時,我們也會發現,改變自己的人格,的確是一件很困難的工作。我們能否在一夜之間就學會化學?如果給我們一年的時間,我們能否真的可以成為最優秀的藝術家和音樂家?根本不用懷疑,僅僅是上面說的這些事情,實現起來已經是非常難的了,更何況是改變我們的人格。當我們在形成新的行為之前,將已經組織好的大量的舊的習慣系統拋棄時,那困難遠比前者要大得多。但是,這是一個想要獲得新的人格時,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在這條路上,沒有誰能保證給予你準確的指導和幫助,任何人、任何學校都無法保證。而真正能改變我們的,是我們生活中遇到的事情,其中每一件事都可能是一種改變的開始,如家庭中的一個噩耗,一場地震或洪水,甚至一場搏斗,當然,可能還有健康狀況的下降,宗教信仰的改變等。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使現有習慣模式崩潰的事件,都會將你的常規打破,從而使你陷入另一種境地。在這種情況下,你不得不學會與過去對物體和情境的反應所不同的反應。這時,對你而言,重建一個新人格的過程可能會啟動。在新的習慣系統形成的過程中,我們將舊的習慣系統拋棄,直到它完全消失為止。也就是說,在這一過程中,個體原來保持的習慣在慢慢喪失,因此,他受到舊習慣系統的支配會越來越少。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使我們的人格發生改變呢?想要實現這一目的,可以利用這樣兩類東西:
其一,是“非習得”東西(它們可以是一種積極的“無條件反射”過程);
其二,是新習得的東西,這是一個積極的過程。由此可見,想要徹底改變人格,只有通過改變個體環境,才能達到重塑個體的目的??梢哉f,這是唯一可行的路徑,用這一方法可以形成新的習慣。它們對環境改變得越徹底,人格的改變也會更多。不過,能夠獨立做到這些的人非常之少。所以,我們始終有相同的舊的人格。很多人都希望能改變自己的人格,而因為獨立完成這一愿望又是那樣難,所以,在未來,我們應該建立改變我們人格的醫院,來幫助想要改變自己人格的人們,這樣,這件事做起來,可能就會更容易一些,而且所花費的時間也不會太久。